淘宝企业店铺 新浪微博
收藏本站网站地图常见问题解答
400-865-6978
果园管理方案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果园管理文章 >> 昆虫信息素介绍及应用

昆虫信息素介绍及应用

更新时间:2021-12-16 10:39:07 文章来源:嘉禾硕源 点击: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物间都存在着复杂的化学联系。其中昆虫信息素的研究利用尤为突出,昆虫信息素的化学研究始于 1932年,美国科学家利用从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腹尖提取的性信息素,监测舞毒蛾的分布和发生范围,当初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1956 年美国农业部用人工合成的引诱剂,作为监测地中海果蝇的预警系统,指导适时使用杀虫剂。直到1959 年,德国化学家 Butenandt 成功地从 50 万头家蚕(Bombyx mori)雌蛾腹部末端粗物中分离并鉴定出第一个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命名为蚕蛾醇(bom-bykol),并发现空气中存有极微量的家蚕醇,就显示对雄虫的活性,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研究才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到 20 世纪 80 年代,全世界不仅有 150 多种昆虫性信息素被分离鉴定,还发现了 674 种信息素和引诱剂,昆虫信息素化学的研究有了重大的进展,成为当时生物科学的一个热点。


到目前为止,已有9个目90余科1600多种昆虫性信息素得到研究,其中已有 500 多种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得到鉴定,其中 100 余种昆虫性信息素已经商品化。

利用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已成为“无公害杀虫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界中利用信息素进行相互间的通信是绝大多数昆虫采用的方式。性信息素是雌性成虫性成熟后,释放到体外作为求偶通信联系的一种化学物质。

昆虫信息素与常规化学农药不同,是通过影响或扰乱害虫的正常行为达到防治害虫的微量化学物质,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不易产生抗性,可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及环境保护效益,应用前景十分宽广。


我国已能人工合成 100 多种昆虫性信息素,应用性信息素的诱捕法和迷向法在梨小食心虫等害虫的防治上成效显著。在农林害虫测报和防治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和研究,应用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迷向防治以干扰成虫交配前的化学通信为主要手段,在害虫的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利用害虫性信息素进行监测和防止农林害虫,符合以生态管理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的害虫综合管理的发展方向,实践证明,它将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本文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迷向丝梨小食心虫信息梨小迷向丝梨小信息素性诱剂信
版权所有©嘉禾源硕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金苑路2号奥宇建筑工业设计大厦1幢616室       邮编:100176 电话:010-67856463      传真:010-67856463      邮箱:jiaheyuanshuo@jhys365.com
京ICP备15013364号-1 友情链接:Biobest(碧奥特)授粉熊蜂官网鼠茅草官网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官网官网蜂博士生物防治官网蜂博士丽蚜小蜂官网
分享按钮